中科院青藏所孙建研究员应邀到吉县站作学术报告

作者:吉县站  更新时间:2025-10-29

近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孙建研究员走进山西吉县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以下简称"吉县站")作了题为"全球变化下青藏高原植被地理格局与过程"的学术报告。



报告会上,孙建研究员系统阐释了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青藏高原植被地理格局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过程。他指出,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其植被生态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更关乎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




在学术交流中,孙建研究员从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这一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首先,他以详实的科学数据为基础,深刻阐释了全球变化对青藏高原植被生态的深远影响,强调了高原生态系统对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战略意义。其次,通过墨脱地区垂直带谱等典型案例,生动展示了青藏高原植被生态变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最后,他系统梳理了青藏高原植被保护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推进高原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路径。

孙建研究员在报告中特别介绍了现代生态学研究方法,分享了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生态研究领域的方法创新与技术突破。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研究生围绕降水梯度对植被分异的量化机制”“围栏管理在干旱区的适配性等问题积极提问孙建研究员一一给予了专业而细致的解答。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搭建了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生态研究的对话桥梁,更通过团队成果的现场分享,为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开展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生态系统管理提供了前沿思路与方法

报告由我站魏天兴教授主持,我站冯天骄副教授和部分水土保持学院青年教师、在站博士硕士研究生、选修《自然资源生态学》课程的研究生等参加了此次交流活动。


作者:魏天兴  审核:张会兰   编辑:杨文悦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