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岭生态站中期工作会议纪要
作者:尖峰岭生态站 更新时间:2014-10-23
2014年10月21日在尖峰岭生态站,由站长李意德研究员主持召开了生态站工作会议,参会人员有副站长陈德祥副研究员、林明献主任、周璋博士、杨怀博士、吴建辉等,在总结前期生态站工作进展的基础上,研究了下阶段工作安排。
生态站工作会议纪要:
一、10月21号上午尖峰岭生态站站长李意德研究员一行与热林所试验站站长陈仁利一起查看地面气象站设置安装地点的选址,由陈仁利负责清苗、平地等;由林明献负责气象站场地划定,观测场地整理完毕后,由周璋负责联系仪器公司派工程师来安装和培训;后期围栏和种草有陈仁利和林明献共同负责,由陈仁利负责采购围栏等设施。争取这项工作在2周之内完成。
二、总结2014年1月-10月间的工作:这期间野外工作主要是安装60公顷固定样地树木生长环,现已安装约5000株树木的生长环。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有几下几项:1、对进尖峰岭五分区的道路及60公顷大样地吊桥进行维修(林明献负责,11月中下旬完成);2、对08-09年调查的网格样地进行复查,前期主要先进行样地地点的定位;3、对尖峰岭生态站现有的监测仪器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三、讨论出版尖峰岭生态站数据集—林区地面气象数据集,主要以尖峰岭生态站在试验站、天池及叉河口设置的三个海拔高度地面气象观测站的监测数据为基础,进行汇编工作,数据集汇编以月为时间统计单元,主要气象参数包括平均温度、最高最低温度(空气温度、地表温度、土壤温度)、降雨量、蒸发量、相对湿度、气压、辐射、日照、风向、风速、历年影响尖峰岭的台风概况(极端气候现象)等。由陈德祥、林明献、周璋为主负责汇编,近期设计出版面,争取在过年前将书的初稿完成,周璋整理几十年来的气象数据变化规律。
四、按照国家台站平台运行服务填报的要求,制订生态站相应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和管理在尖峰岭站区开展的各类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要求明确各类项目相关方的责权利、数据备份存档、文章署名、来站工作期间的用工开支、安全问题等等方面。由双方负责人或委托人签名即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