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雨林动态样地监测与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海南尖峰岭召开

作者:尖峰岭站  更新时间:2009-06-01

200958,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主办、海南尖峰岭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承办的“热带雨林动态样地监测与研究国际学术会议”在环境优美的海南带尖峰岭召开,这次国际会议是中国林科院代表团于200712月访问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重要合作成果之一。来自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John Spence教授、Fangliang He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有绪研究员等出席了这次国际学术会议。

来自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的杨振寅副处长、中国林科院刘世荣副院长、海南林业局产业科技处王雷调研员、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徐大平所长、海南省林科所杨众养副所长、海南尖峰岭林业局曾新元局长、海南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锦华副局长等参加了会议。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中国林科院森环所、中国林科院热林所试验站、尖峰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科研和监测人员共24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由中国林科院刘世荣副院长主持。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杨振寅副处长致辞。杨处长首先代表国家林业局科技司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杨处长强调,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深入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生物多样性监测是生物多样性科学项目的核心内容,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和管理的基础。生物多样性监测能够为保育生物学、林学、农学、土壤学和环境科学等提供大量基础资料,同时也能够为管理者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制定土地利用规划、评价环境影响等问题上提供必要信息。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即通称的“大样地”)的建设,是当前森林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最重要途径,因而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因此,建立森林生物多样动态性监测样地很有必要。

杨处长还简单回顾了森林动态样地国内外概况。杨处长说,早期建立的森林监测样地由于面积和调查方法等原因,使得获取的数据并不能有效揭示不同尺度下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及其变化规律。因此部分生态学家陆续开展了大面积和长期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工作。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史密森研究院的热带森林研究中心在世界各热带地区陆续建立起大面积的森林动态样地。通过整合分布于各热带地区的大样地数据,生态学家对热带林基本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和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热带林动态已经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已经陆续发表于NatureScience等顶尖国际学术刊物中。随着在热带林生态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功,该网络也积极向温带地区扩展。

我国森林生物多样性动态样地建设虽然也具有一定的历史,然而在样地设置、调查方法、样地管理、研究思路和数据分析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从2004年开始,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通过与史密森研究院热带森林研究中心(Center of Tropical Forest Sciences, CTFS)合作,分别在长白山、古田山、天童山、宝天曼、鼎湖山和西双版纳等地分别建立了20~25公顷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大样地。另外中国林科院也在新疆伊犁地区建立了共计21公顷的大样地。这些样地的建设为不仅促进了我国生态学和林学的发展,而且也将为林业和环境保护等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森林资源动态数据。

杨处长对中国林科院在海南尖峰岭建立热带雨林大样地表示了赞赏。他说,作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的重要类型,海南岛热带林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育和生态系统功能维护价值。在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海南省林业局、尖峰岭林业局和保护区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尖峰岭60公顷的森林动态样地建设业已启动。本样地完成后将是我国最大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同时也是当前全世界面积最大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尖峰岭热带雨林动态监测样地的建设不仅可以增加我们对海南岛复杂的热带林生物多样性和森林资源动态过程的了解,而且有效的提高了尖峰岭热带森林在全球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林学研究中的地位和影响力。该样地的完成也将为国家林业局其他生态定位研究站的同类研究提供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参考标准,从而形成跨越我国主要森林类型的森林动态监测网络和研究平台。

刘世荣副院长认为,这次学术会议,是尖峰岭大样地建设于2009312正式启动后的标志性会议,是一个有意义的工作的开始;尖峰岭大样地有代表性,表现在尖峰岭处在热带亚洲北缘,同时具有岛屿生物地理学的概念,所建立的样地面积目前全球最大,希望能借此发挥示范效应,带动其他生态站开展相关工作。大样地的建设对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来说,也是一个新征程的起点。同时,也感谢尖峰岭林业局和自然保护区以及热林所老一辈的专家保护了这片土地,保护了这片森林,所以现在才能在这里开展有富有价值的大样地研究工作。

中国林科院热林所徐大平所长回顾了热林所在尖峰岭热带雨林所作的生态系统研究历程,他说,尖峰岭热带森林是开展森林生态的理想之地,过去的近50年中作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热带林生态系统的研究则需要考虑怎么样去持续创新,目前尖峰岭生态站已具备创新的野外试验条件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了100平方公里的镶嵌式大集水区系统,二是建立了森林碳水通量监测系统,三是启动了目前全球最大的森林动态监测样地系统,希望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从此步入一个新的辉煌阶段。徐所长感谢蒋院士、国家林业局科技司、海南省林业局、尖峰岭保护区、海南省林科所的大力支持,也勉励坚持在生态站作长期研究的工作人员,并要求把一切工作做好!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Fangliang He(何芳良)教授作了题为“Macroecology of Biodiversity: 30 years of CTFS Forest Dynamics plots”的专题学术报告。教授简单回顾了国际上大样地项目的基本情况,认为尖峰岭大样地将是国内第六个大样地,也是世界最大的样地,面积达60 hm2,而且该大样地处在热带亚洲北缘,与马来西亚等热带区域有区别,所以建立最大样地很有必要。目前国际上大样地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或已解释的科学问题主要有4个大方面:

1 树木的空间分布:推论物种共存机制,包括:

l        树木是随机还是聚集分布的?

l    不同种类的树木在空间上是否有关联?

l        是什么因素导致了树木的空间聚集分布(扩散限制、邻体竞争、定居权衡、Janzen-Connell空间效应或生境异质性)?

l        如何区分这些不同机制的效应?

l        这些效应如何随空间格局变化?

2 宏观生态学的多样性格局:检验生态位和中性理论

l        推论群落集群规律:决定群落内物种间关系的机制

l        描述景观格局水平的空间分布和估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变异:是怎么样的?在哪些地方存在变异?等

l        预测物种分布的环境变异效应

3 群落的系统发育:理解集合群落的进化足迹

4 森林动态变化及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教授的精彩报告,给了与会人员一个很好的启示和知识性共享;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了大样地的工作意义,进一步认识群落中性理论等新的理论知识和保护研究工作的价值;报告具有很高理论深度,且深入浅出,易懂。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John Spence教授的报告题目是:Biodiversity and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The Canadian ApproachJohn教授以加拿大实施的一个长期林业科研项目EMEND项目为例,详细的介绍了在加拿大地区如何实现森林管理,特别是生物多样性的管理情况,该把科研工作与实际生产紧密相结合,实现两者的共同发展。John教授的报告对中国林业研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

中国林科院森环所的丁易博士和中国林科院热林所的许涵助理研究员分别作了“海南带热带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大样地建设”的报告。

最后,与会专家对建设中的尖峰岭大样地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何方良教授认为,尖峰岭大样地项目一定起点高,标准高,要求高,要走在国内国际研究的前列,关键是如何把握好有前景的工作内容和学术思想。从近期的目标考虑,从尖峰岭地区已经完成的植被公里网格调查数据中写出一些东西,包括从生命史角度可以出一些有价值的结果;短期目标基于公里网格样地数据出一些高水平的文章;大样地的数据是期待能在未来3年内出成果。

刘世荣副院长认为,希望尖峰岭大样地有持续的投入和产出;多与外国内外联系,引进人才方面,可借鉴中国科学院的方法。目前,我们一是在人才引进方面的工作还没作好,需要加速从海外引进高层次的人才。二是创新团队不容易建立。现在林科院的团队基本是少数几个人在开展工作,团队之间没有交流;三是需要多和外界合作,形成真正的创新团队、提高合力。希望能在这个研究项目上保证经费、加强人员的定期交流。

刘世荣副院长强调,中国林科院和热林所要保证对尖峰岭大样地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促使尖峰岭大样地项目的顺利完成;目前看基于公里网格数据,提前出一批有影响力的文章,以短养长;作好大样地的数据管理工作等。

蒋有绪院士对尖峰岭大样地项目作了总结性的发言,蒋院士说,大样地的工作意义重大,其野外调查的数据量大,可以从个体、种群、群落、景观灯多个尺度开展有价值的研究工作,也可以从亲缘关系、干扰等方面进行探讨;大样地不仅加深了对生物多样性本身的深刻认识,而且在很多方面超过生物多样性研究的范畴,可以验证很多生态学上的假说,从而提升生态学的理论研究水平。未来2~3年中,无论再困难,也希望各位科研人员和研究生要齐心协力把这件事做好。形成一个有优势的团队,给中国林科院做出新的贡献。希望国家林业局把大样地的工作项目作为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作为一个新的事物来支持,以尖峰岭大样地做示范,形成标准,逐步推广到其他森林生态站的同类研究和监测工作中,促进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上一个新的台阶。

蒋有绪院士认为,大样地的建设是森林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的必由之路,但怎么样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必需给予深入的关注;大样地项目所获得的结果,有很多新的理论认识,可以用于森林的有效管理;希望国家林业局、中国林科院及其热林所在未来两年内保证资金的投入、保证人力和物力支持,一定要坚持下来做长期的研究。

会上,中加科学家还倡议设立“中加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研究计划”项目,由中国林科院和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共同负责筹建和实施。

一天的学术会议紧张、有序、高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