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纳园全球变化研究组在元江干热河谷设置温室气体监测实验

作者:云南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更新时间:2015-01-07

    全球变暖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是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灌木林是森林系统中的第二大碳汇,但是该系统由于自然条件相对恶劣,温室气体数据缺失,且该生态系统温室气体的影响效应与机理尚不清楚。因此对该系统的温室气体排放与机制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为了揭示我国独特的生态系统——元江干热河谷稀树冠草丛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对水分变化的响应与排放机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云南省联合基金,以及国家基金青年项目的支持下,与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合作,20141227201514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球变化组人员放弃元旦休假,克服了多种困难,在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中布置了温室气体监测实验,制作并安装了气体采样箱以及气相色谱仪(GC7890),将使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元江干热河谷稀树灌草丛生态系统的温室气体(CO2CH4N2O)进行监测,开展温室气体排放与机制的实验研究。

   气体采样箱设置在控水样地及1 ha围封样地内,共设置采样箱39个,测定的温室气体主要有CO2CH4N2O。同时每个采样箱配备了土壤5cm温度计、土壤10cm温度计和采样箱内空气温度计,对部分土壤进行了切根处理。对控水实验小区土壤进行了隔水处理,使得小区间有1m的隔离带,隔水沟深挖至岩石层,铺设隔水膜,防止小区间水分相互影响。气相色谱仪安装在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的实验室内,已可正常运行。

探讨干热河谷稀树冠草丛生态系统温室气体(CO2CH4N2O)的排放/吸收规律,揭示干旱对生态系统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机制,可为模型研究提供基础,也可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提供基础数据和我国制定节能减排增汇政策及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提供科学依据。  

   搬运仪器及相关器材


   安装温室气体采样箱


   完善实验区隔离带


   切根及气相色谱仪安装


 实验结束后元江生态站留影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