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地球关键带多尺度水土过程与溶质迁移:监测与模拟”双边研讨会在南京召开
作者:鹰潭站 更新时间:2015-09-29
9月10日至14日,在中德科学中心资助下,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彭新华研究员和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Harry Vereecken教授共同申请的“地球关键带多尺度水土过程与溶质迁移:监测与模拟”双边研讨会在南京成功举办。来自国内的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亚热带研究所、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中科院水保所、北京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和国外的德国于利希研究中心、德国耶拿马普研究所、耶拿大学,ZALF研究中心,卡塞尔大学、莱比锡环境研究中心、GFZ地球科学研究中心、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等近40位专家学者就地球关键带中水文过程及其对物质的驱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南京土壤研究所赵其国院士和张甘霖副所长应邀出席了会议并做大会报告。
开幕式上,中方组织者彭新华研究员介绍了本次研讨会举办的背景,德方组织者Harry Vereecken教授介绍了德方参会人员的知识背景。中德科学中心常务副主任陈乐生教授对中德中心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中德之间在关键带观测网络建设中存在明显的优势互助。
研讨会上,中方科研人员阐述了中国不同气候区地球关键带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德方科学家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Henry Lin教授从欧洲和美国地球关键带观测网络建设、观测的经验出发,重点讲述了欧洲和美国关键带监测网络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会后与会学者赴鹰潭站进行考察,并参观了孙家农田小流域。在热烈的讨论中,与会学者一致认为利用关键带思维整合现有资源既是一种挑战更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机遇,中德科学家将为抓住这一机遇进行更多深层次交流合作。
扫一扫 欢迎关注鹰潭站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