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虾会武功:你有螳螂拳,我有尾护盾

作者:大亚湾站  更新时间:2024-05-14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任天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V4IhhobOyRcxKgcn1BS5rw



      动物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物理冲击,比如竞争的公羊会用羊角相互碰撞,射水鱼会用水柱击落昆虫。当你拥有世界上冲击力最强的武器时,你最好确保自己也具有最坚韧的护甲。虾蛄就深谙此道。



▲虾蛄具有很强的领地意识,在打斗时会将尾节作为盾牌,抵御对手的高速“拳击”。图/ www.neilsmithillustration.co.uk;译/ 任天


      虾蛄是一类以“超能力”著称的小型海洋动物。它们的眼睛有12到16种颜色受体,而人类的眼睛只有3种;它们还能探测到偏振光;它们的“出拳”速度极快,甚至与子弹的加速度相当。无论对猎物、捕食者还是竞争者,它们都会使用这种攻击方式。

      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生态学家帕特里克·格林(Patrick Green)对虾蛄展开了研究,以了解它们如何抵御同类的“重拳出击”。他发现,尽管虾蛄盔甲般的外壳能提供重要的保护,但它们的战斗姿态也很重要,能帮助它们额外吸收20%的冲击力。这项研究发表在近期的《实验生物学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上,凸显了行为观察对理解动物形态学的重要性。


      虾蛄是软甲纲口足目(Stomatopoda)物种的通称,英文常称为mantis shrimp,即螳螂虾。虾蛄的捕猎通常可分为“锤击型”和“刺穿型”,格林在研究中所用的学名为Neogonodactylus bredini 的新指虾蛄,便属于擅长击打的锤击型。


      在虾蛄中,竞争者在争夺居所的过程中会互相高速击打对方的尾节(telson),研究者将这种行为称为“尾节拳击”(telson sparring)。之前的研究发现,虾蛄的外骨骼对撞击有很强的承受力,能像沙袋一样吸收部分冲击。但是,这些研究观察的是放在实验台上的甲壳,而在自然打斗中,虾蛄会将尾节蜷在身体前方,就像一面盾牌。格林等研究者想了解的是,这种使用尾节的行为会如何改变虾蛄接受撞击的方式?


▲在打斗中,虾蛄会以尾节卷曲的方式抵御冲击。图中右侧个体正将尾节(白实线)卷曲起来,而左侧个体正走出洞穴,其掠足(raptorial appendage,又称捕猎附肢)和眼睛用白色虚线标出。图/ Roy Caldwell



      格林将这些具有很强领地意识的甲壳动物成对放在一起,并拍摄了它们之间的争斗,“它们几乎立即开始互相攻击”。他以每秒3万至4万帧的速度拍摄虾蛄打斗的画面,这大约是传统摄像机拍摄速度的1000倍。

      通过分析虾蛄互相接触前后的附肢运动,格林计算出了它们互相传递了多少能量。再通过分析虾蛄尾节在冲击前后的运动,就能计算它们每次击打所耗散的能量。

      通过计算,格林发现,虾蛄尾节卷曲时消减的能量(约90%)超过了仅凭其甲壳材料特性所能吸收的能量(约69%)。“把盔甲举离地面应该能让你消散更多的能量,我认为这是说得通的,”他说,“可以想想拳手在受到拳击时的身体移动。”



▲虾蛄的攻击速度非常快,以至于它们身体前方的小团水体会被短暂气化。对于挨打的虾蛄,其尾节是十分有效的防御盾牌。图/ Patrick Green



      有趣的是,只考虑附肢运动的情况,与将附肢和尾节运动一起考虑的情况,得出的结果是不同的,表明这其中还有一些细微差别需要理清。

      接下来,格林将继续研究虾蛄的盔甲和战斗力。全世界有超过400种虾蛄,它们的尾节形态各异,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多样性,“有些看起来像凹凸不平的盾牌,有些则像扁平的铲子”。不同虾蛄物种的打斗激烈程度也各不相同,格林猜测,虾蛄的行为差异与其形态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虾蛄尾节卷曲角度示意图。图/ P. A. Green, 2024




      从大角羊到大齿猛蚁,许多动物都要应对冲击巨大的撞击。“当我们试图了解动物如何应对撞击时,我们既要考虑它们使用的结构(如甲壳),也要考虑它们如何使用这些结构,”格林说,“这项研究有助于我们将行为与形态学联系起来,更好地理解动物如何驾驭它们的打斗。”


Journal Reference:

P. A. Green; Behavior and morphology combine to influence energy dissipation in mantis shrimp (Stomatopoda). J Exp Biol 1 May 2024; 227 (9): jeb247063. doi: https://doi.org/10.1242/jeb.247063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