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派研究人员参加中科院哀牢山和西双版纳站的土壤呼吸等研究活动

作者:尖峰岭站  更新时间:2010-09-20

    应美国哥斯达黎加大学(University of Puerto Rico)、西双版纳植物园土壤学研究组邹晓明(Xioaming Zou)教授邀请,在热林所徐大平所长的安排下,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的骆土寿高级工程师和研究生时雷雷于7月7日至23日到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中科院哀牢山和西双版纳两定位站进行有关土壤研究的交流和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哀牢山的学习和交流主要有3个方面:

    1、林火历史调查研究:利用土壤剖面土样是否含炭(charcoal)证明历史上是否发生林火,如有即用加速质谱仪测定炭半衰期的方法确定林火发生的年代时间(精度在1000年左右)。分别在森林和冲积草地挖土壤剖面3个。按表层0~5cm,以下按10cm厚分层取土样和环刀,深度原则上到母质层。

    2、The Experiment of Substrate Induced Respiration:试验设计方案由Douglas Schaefer教授制定,并指导执行。试验原理是利用土壤有机质分解矿化的激发效应(priming effect)原理(即投入新鲜有机质或含氮物质而使土壤中原有机质的分解速率改变的现象。使分解速率增加的称正激发效应;降低的称负激发效应),用LI-820 CO2气体分析系统测定CO2释放的时间曲线,进而评价激发效应。实验目的是获得激发物引导有机质分解的作用机理。

    3、木头分解实验:实验设计依据是木材中两种主要组分木质素和纤维素,其分解的主要微生物分属两大类群,假设这两类微生物的比例受环境氮含量的影响,在氮含量较多时,微生物主要分解纤维素留下较多木质素;在氮含量较少时,微生物主要分解木质素留下较多纤维素。则设计用不同浓度氮溶液添加到木材中,放到实验场进行分解速率测定。目的是验证氮素是影响分解木质素和纤维素两大类群微生物消长的主要因子的假设。内容主要是木头野外分解速率。

    在西双版纳站的学习和交流主要有:

    1、西双版纳定位站热带林大样地的土壤学研究:大样地位于勐腊县南部补蚌,距植物园约80km,样地距G213公路仅15分钟的沟谷步行路程,极为方便。样地大小400mX500m,地形包括有山脊和沟谷部分,为以望天树群落、壳斗科群落为主。2007年建立,已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每木调查、土壤物理和化学的常规调查,进行过土壤呼吸测定。土壤取样是在每个20mX20m样方内种子雨接收器旁3个点用土壤钻取土心取样。

    2、西双版纳定位站的橡胶人工林研究扩展:西双版纳定位站的研究基地主要在植物园内的东园热带雨林区,近年开展了以橡胶林为主的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其中土壤方面开展了橡胶林和热带天然林土壤呼吸、养分循环的对比研究,设置了原有凋落物、去凋落物、自然状态等对比实验。

    3、土壤微生物种群的荧光定量PCR实验室测定:西双版纳植物园土壤学研究组的实验室购置了2套PCR系统,开展了凋落物分解生物类群的PCR测定研究,开展不同纬度植被土壤微生物多样性PCR测定,木质素、纤维素分解微生物的PCR测定。在土壤微生物的PCR测定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学习和交流期间,骆土寿高级工程师与邹晓明教授就与尖峰岭国家级森林生态站开展合作研究进行了探讨,初步达成一些研究合作意向,主要有:1、海南岛森林火灾历史调查研究;2、倒木分解与N作用研究;3、凋落物分解的激发作用研究;4、热带地区土壤养分保留机制研究;等等,并希望在今后的项目申请中围绕这些研究内容来由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的工作准备。

哀牢山生态站合影

参观哀牢山生态站科研实验设施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