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巨晓棠教授应邀访问盐亭站进行学术交流

作者:盐亭站  更新时间:2020-01-10

         2020年1月9日,应朱波站长的邀请,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巨晓棠教授作了题为“理论施氮量的发现及参数确定”的精彩学术报告,盐亭站科研人员、博硕士学生共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术交流。

        巨晓棠教授首先介绍了国际上在氮素管理方面提出了许多新概念、方法和指标,以客观评价氮素管理水平,为生产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评判标准。这些概念和方法在我国氮素研究和管理方面有零星应用,对概念和方法本身的含义、计算过程和结果解析的认识还不够系统深入,更没有形成我国自己可以指导政策制定和实际应用的指标体系,这是我国氮素管理整体上处于比较粗放、氮素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原因之一。

       系统介绍国际上氮素管理指标的概念、含义、计算方法及对结果的解析,包括氮素收支(budget)、氮素平衡(balance)和氮素盈余(surplus),氮素利用率(Nitrogen UseEfficiency,NUE),旱地作物收获后土体硝态氮允许残留量(Residual nitrate-N),以及这些指标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汇总我国在不同尺度、不同土壤-作物体系氮素研究结果,尝试总结出我国典型作物体系的氮素管理指标,为实现优良的氮素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巨晓棠博士,现任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领军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国际氮素协会东亚中心主任,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副组长。《土壤学报》、《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中国农业科学》编委。发表SCI论文80多篇,包括4篇PNAS文章,1篇合作Nature文章,5篇被列入其学术领域中高被引论文。被SCI他引6500多次,单篇最高他引1300多次,H因子39。2014-2018连续5年进入爱思唯尔(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单。三十多年来在“农田生态系统氮素循环与环境效应”方向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为我国和世界其他集约化农田氮素优化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了重要科学基础。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