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站刘菊秀站长在我园琪林科学讲坛作报告:全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作者:鼎湖山站  更新时间:2021-11-19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多因素的全球变化大格局下,地球上的植物们也在经历着巨变。哪些因素导致了它们的变化?全球变暖、大气污染、降水格局的改变……我们人类,又能够做些什么,来保护它们呢?2021年10月31日下午,第48期“琪林科学讲坛”邀请了鼎湖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组组长刘菊秀博士,来为我们讲解全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

刘菊秀博士带来《全球变化对植物的影响》科普讲座


刘菊秀博士先向我们讲解了什么是全球变化,它包括气候变暖、大气污染、降水格局改变、酸雨及氮沉降等。各种变化对植物有多种复杂的影响,或正面,但多为负面。

气候变暖会改变植物的生产力。气候变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气溶胶的形成,土地利用,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近几年来,全球变暖导致的极端气候日益频繁,极端高温肆虐全球,全球植物也经历着变化。早前有研究表明,气候变暖提高了植物生产力,但这个生产力的提高的增速在近年逐渐放缓。北半球生产力增加,南半球由于气候变暖带来的干旱,植物生产力下降。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农业及园林植物也有着复杂的影响。随着气候变暖,不同纬度的植物种类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入侵的外来物种增多,疾病传播率在增加,干旱和虫害增加。  

大气污染物则会对地表的植物产生破坏。例如氟氯烃类物质使大气平流层产生臭氧层空洞,增加了紫外线对植物的伤害,破坏植物DNA。而大气对流层自身产生了臭氧的污染,使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降雨格局改变对植物有着多种类的影响。干旱导致大面积的农作物缺水死亡,洪涝对植物产生了湿害和涝害。随着全球层面下的降水格局改变,植物群落和植被分布地理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酸雨和氮沉降也在对地球上的植物造成伤害。酸雨造成了植物死亡,影响着果蔬品质,而氮沉降引起了植物对氮元素的大量吸收,造成植物营养元素失调,降低植物的抗逆性,导致植物多样性丧失。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也会造成诸多不便和灾害。刘菊秀博士倡议,为应对全球变化,我们政府,企业及公民都应该行动起来。而我国在诸多方面彰显了全球气候治理的大国担当。例如长达4000多公里的三北防护林的生态修复工程,将沙漠变为了森林和良田。而我们作为地球公民,也应该加强环保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节能减排。

在讲座结束后,在座的听众踊跃发言提问,和刘菊秀博士探讨了碳中和话题,讨论了大众热衷的公益事业“蚂蚁森林”,以及全球变化背景下对广州园林行道树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刚刚在昆明结束,习总书记提出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倡议。而我们听众通过这次讲座中,也加深了对全球变化的理解,人类无法独善其身,保护植物,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我们自己。

扫描二维码观看讲座回放:


文:周芷娴(志愿者)

图:徐婕莹(志愿者)、

审核: 廖景平、刘菊秀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