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广州青年报:郑棉海-为生态环境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作者:鼎湖山站  更新时间:2023-03-17

转发:广州青年报2023年3月16日广州青年故事-奋斗的青春栏目专访:郑棉海-为生态环境发展贡献青年力量



广州青年报讯(见习记者 陈天 摄影 梁汉深)今年 3 月 12 日是我国第 45 个植树节。近年来,我国以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领域做出了许多亮眼的成绩。在自然生态逐步向好的景象背后,是一位位默默无闻的生态环境科研人员在为此做出努力,其中就有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郑棉海的身影。

坚守初心,扎根生态基础研究

2012 年,郑棉海加入了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团队,此后历经 8 年时间攻读了硕士、博士学位及博士后研究。立足于鼎湖山、鹤山等模拟森林氮沉降研究平台探索森林生态系统的变化及其原因。2020 年,郑棉海被聘为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副研究员,迄今已主持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7 项,发表 SCI 论文 30 余篇。

自去年起,郑棉海开始担任团队负责人,并加入了华南植物园“碳中和”青年突击队,为国家生态环境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近期,郑棉海团队通过长达 13 年的实验研究,发现长期氮沉降对调控森林土壤碳排放呈现多阶段规律,证实了长期氮沉降有助于减少热带森林土壤碳排放,为自然生态系统“碳中和”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理论和数据支撑。

“生态学基础研究是一项长期工作,它的科研成果可能无法很快做到技术转化、实现短期效益,所以需要科研人员有耐心、有热情。”在郑棉海看来,自己所做的工作很有意义,他已扎根生态学基础研究十余年,未来也会继续努力,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理念而继续奋斗。

一丝不苟,深耕科研一线

每天早晨八点不到,郑棉海就骑着电单车来到华南植物园的科研区域,开启他一天的工作,多年来雷打不动。“郑老师总是我们课题组最早到的,周末也经常加班。”郑棉海的学生说,实验室里的郑老师努力且严谨,在他的影响下,整个团队也都养成了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

在郑棉海与学生们身上穿的白大褂上有着多处试剂喷溅造成的污渍,郑棉海有些不好意思地说,他们做生态基础研究的看上去比较“脏”,每次野外采样回来也一身是土。然而,在他们杂乱的外表下,却有着一颗诚挚对待科研工作的真心,正因为抱有这样的信念,郑棉海和团队成员才能耐得住艰苦和寂寞,从事着在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研究工作。

郑棉海表示,科学研究的发现需要反复验证和深入寻找原因,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复杂性和差异性,有时候同样的方法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当结果出现偏差时,不要急于否定自己,而要多去重复实验和寻找原因,或许会是一个新的发现。在生态系统管理研究团队的实验室里,储藏着一箱箱自试验样地采集来的土壤与植物样本,箱子上标注着采集的年份,最早一份可追溯到2003 年,最近一份则是去年才采集完成的。“这几箱样本都是在鼎湖山采集的,土壤和植物需要分别存放。”站在这些箱子前,郑棉海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它们,仿佛当地生态环境二十年来的变化脉络就在他眼前清晰可见。

而他正是从这些脉络中不断总结分析着大自然的发展规律,秉持着“多观察、多思考”的理念,才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科研成果。

保护环境,共建“绿美广州”

深耕生态环境研究多年的郑棉海对国家提出的“双碳”目标深以为然,对他来说,保护生态环境已然成了一种习惯。他在生活中非常提倡绿色出行,“三公里内步行,三公里外骑单车或乘坐公共交通”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在鼎湖山考察时我们经常天黑才下山,这些年来,我们发现夜晚的星空可见度越来越清晰,偶尔还能见到萤火虫,这些都反映出生态环境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正在越变越好。但当前全球环境变化还在持续,保护生态环境仍然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郑棉海观察到,目前多个城市包括广州都已陆续出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举措,全民保护自然的意识也逐步提高,这让他感到很欣慰。

接下来,郑棉海将着力于研究森林缓和气候变化的长期效应,同时也将加强对生态学领域青年科研人才的培育工作,为青年成长提供坚实支撑,为未来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岭南地区生态环境发展输送青春力量。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