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沙坡头:人与沙握手言和的奥秘

作者:沙坡头站  更新时间:2023-06-21

      “飞机即将到达沙坡头机场……”望向窗外,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黄绿蓝交织的大地呈现出巨大的反差感,绿洲、湖泊、沙漠在这里同框,难以想象宁夏中卫这几十年经历了多少艰辛,才结束了满目黄沙的历史,实现了人与沙握手言和的局面。


       在第二十九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这天,《中国绿色时报》记者专程来到中卫,探访沙坡头防沙治沙典型模式的科学奥秘与治沙故事。

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固沙防护体系(宁夏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钻沙眼里”的一线治沙人

       艳阳当头,站在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高的沙丘上望去,晃眼的沙地披上了一张巨型草方格外衣,今年栽种的灌木和草本都活了,星星点点的绿色在黄沙上格外显眼。


       人走在流沙上都站不稳,草方格为什么风吹不走呢?中卫市西郊林场场长兼市自然资源局项目办主任唐希明解释道:“这一个个草方格是工人用铁锨把麦草牢牢扎进沙里做成的,从发明到现在60多年过去了,这办法目前也还是最经济实用的。”


       唐希明介绍,宁夏当地的麦草和稻草多,一束束理顺后整齐码放在1米×1米的正方形边线上,用铁锹在麦草中部踩压,留出三分之一或半截麦草,把方格中的沙子拨向麦草根部,麦草则能牢牢竖立在沙地上,可有效减弱地面起沙风速,这是机械固沙。把三分之一的草方格种上柠条、花棒等沙生植被,再通过人工或无人机播下草种,刮风时会在草方格中央产生漩涡,逐渐把风沙和播下的草种堆积在四周,最终靠自然降水基本就能维持植物的萌发和生长了,这是最主要的、长久的植物固沙方式。


      好琢磨的唐希明不把治沙当工作,而当成自己的使命不断创新,“现在有一个问题是干活的都是50—60岁的中老年人,年轻人不愿意干,所以我们发明了几项‘治沙神器’。”



唐希明向记者展示他的发明专利(安璐 摄)

      在唐希明的办公室,一摞摞文件材料堆满桌面,他翻腾抽屉亮出几张发明专利,“这个是水分传导植苗机,用这个电动的比过去‘干’字形的工具效率还要快1倍。还有刷状网绳芦苇方格生产装置,以及拖拉机头改良的压麦草装置,分别适用于大沙丘和平地治沙,目前都在试验阶段。”


       如今,唐希明在沙坡头培养出了一支300多人的治沙队伍,光参与治沙每人每年就能增收5万—6万元。不仅在中卫治沙,唐希明还带领队伍去甘肃、青海、陕西、内蒙古等地治沙。


      “我57岁了,打算退休以后成立个治沙公司,到时候把所有专利技术都用在一起,治沙就好治了。”唐希明眼中满满的斗志,退休对他而言又是一个新的起点。


沙坡头保护区沙地被巨型草方格外衣所笼罩(安璐 摄)

“指哪打哪”的治沙智囊团

       在治沙成功的背后,一直有一个庞大的科学家队伍在默默奉献。


       1955年,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建站。那时,我国为发展西北国民经济,修筑了包兰铁路。然而包兰铁路需6次穿越腾格里沙漠,总长46公里,当时铁路沙害防治在国际上还没有成功范例。


       为保障铁路的正常运营,在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院士和刘慎谔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指导下,沙坡头站首任站长李鸣冈先生带领一批青年科学家来到沙坡头,承担了流沙固定的科研任务。


       沙坡头站从最基础的风沙观测、植物生理测定、土壤测定等基础研究,到创造性地提出“以固为主,固阻结合”的铁路沙害防治体系,保障了包兰铁路60余年的畅通无阻,获得了“全球环境保护500佳”称号,发明的“高立式沙障+草方格+旱生灌木”治沙法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以往沙化治理过度追求植被盖度,而忽视了生态系统水资源承载力。”沙坡头站杨昊天博士说,“沙区生态环境治理最重要的就是弄清水与植被关系的问题,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稳定和功能完善。”


       沙坡头站以发明“草方格”治沙而闻名,“灌木固沙植被”“人工结皮”等新技术模式又层出不穷。当记者问到团队现在有没有什么难题,杨昊天说:“没有大的难题,我们一直坚持开展干旱沙区生态水文过程和机理、生态系统功能和稳定性维持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发现防沙治沙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一步步试验观测论证,希望用科学的方法去提升防沙治沙质量。”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历届毕业生(安璐 摄)


      沙坡头站院子里有一处墙面贴满了历届毕业生的照片,一个个青春的面庞,一代代科研的接力,孕育出了“不为名利、勇于创新、忍耐寂寞、宽容失败、勇战沙魔”的“沙坡头精神”。


走向世界的沙坡头智慧
        “这就是结皮。”漫步在沙坡头保护区的沙生植物园内,沙坡头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刘荣国指着地面一片片灰青色的地皮说,“结皮看着不起眼,但对我们干旱沙区来说,5—10年才能天然形成,有了它沙子就基本被固定住了。”记者顿时对刚刚无意踩碎的结皮感到心疼。


刘荣国查看沙坡头保护区沙生植物园内樟子松的长势(安璐 摄)


      “不过,有了中科院沙坡头站研发的人工蓝藻结皮固沙技术,1年左右就能形成土壤结皮。”刘荣国补充道,“科研人员提取出最适宜的藻类制成释剂,喷洒在草方格内就可以了,十分方便。”


      经过10多年的经营,沙生植物园已从流动沙地转变为了固定沙地,乔灌草在此合理搭配,花棒、梭梭等正值花期,5年生的樟子松早已高过了人头,地面地皮遍布,偶尔还有野兔在灌丛中蹿出,一切都焕发着生机。


       经过6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卫市建设生态防护林、生态经济林,发展特色农业、光伏产业、沙漠旅游业,实现了人进沙退的重大转变,已治理沙漠150万亩,使腾格里沙漠后退了25公里。治理区天然植物由25种增加到453种,植被覆盖率由原来不足1%上升到42%。


       “目前中卫的沙地已基本得到治理,还能看到的流动沙地主要用作生态旅游产业或光伏产业。”宁夏回族自治区林草局调研员苏亚红告诉记者。


       目前,内蒙古、甘肃等干旱区省份以及一些沿海城市乃至中东国家,都纷纷派人前来沙坡头参观学习“草方格”治沙模式。同时,一些国家邀请沙坡头治沙专家开设讲座,用沙坡头治沙理论指导建立固沙植被防护体系,开启了中卫沙坡头防沙治沙典型模式走向世界的征程。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373Sa0UqRMjPwABz1kIdTA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