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禹城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综合新闻

科学时报 禹城:科学带来优越感

作者:禹城站   更新时间:2009-09-22

科学时报 禹城:科学带来优越感 

 作者:王卉 徐建辉 来源:《科学时报》 (2009-9-21 A1 要闻)

    “现在正进入信息化时代,科技为农业服务也走到了一个新阶段。希望能利用信息化手段,起到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特别是在经营和生产方面为农民提供便利。”

    在日前山东禹城举行的一个有关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的研讨交流会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欧阳竹作上述表示。作为中国科学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站长,欧阳竹同时长期担任禹城市科技副市长。

    当天参会的,除了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方,还有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地方工作人员,以及禹城市政府官员,包括一些基层合作社社长等需求用户。

    农业信息化平台试点建设议题的讨论,让禹城一些参会者跃跃欲试。

    禹城人的科技意识不一般

    “我老家离禹城60公里,但老百姓的科学素养与禹城相比,可能要差上5到10年。”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禹城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王玉东感慨地说。他切实感受到禹城老百姓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比较强。

    据介绍,禹城站建站至今已满30年,这30年实际上也是中科院以至全国科学界的力量在此发挥作用的一个平台。

    “我来这儿不到两年,但无形中也体会到一种优越感,这是周围其他县市区不可比拟的,而这种优越感完全来自于中科院禹城试验站长期在这里开展的农业试验示范。”王玉东表示,“这种院地合作形式,使禹城在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在‘三农’问题解决等方面,得到中科院的大力支持,这包括了如何促进农民致富,如何利用新的技术、信息,并在当地推广,转化为成果。”

    “周围县都羡慕禹城。”禹城农业开发办公室原主任、禹城市政府办公室原主任马宪全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我觉得禹城站30年来带给禹城的是,人民思想解放早,开放意识早,包括比较早地为禹城引进各种国内外资金、人才和科学项目。”

    张希水,禹城市农办副主任,1981年师范毕业就分配到政府办公室,给分管农业科技的常务副县长杨德泉当秘书。他见证了禹城试验站给禹城发展带来的变化。张希水说:“禹城每上一个台阶、每一步发展没有离开过中科院的支持,尤其是禹城站的科技攻关。”

    张希水表示,在山东德州的11个县市中,禹城的发展状态是最好的,农业上处于领先地位,有些工作在全省也排在前几名。

    欧阳竹介绍,由于包括中科院院士李振声等许多不同学科、不同研究单位的科学家都到禹城去;(中科院)院里、局里领导经常去禹城讨论问题;各个研究所,包括生物、化学、地学、技术等很多方面的专家都根据具体项目的内容,和当地干部、老百姓一起来共同实施,潜移默化地大大提高了禹城老百姓和干部的科技意识和科学素质。

    “中科院对禹城的贡献是全方位的。”欧阳竹说,中科院发挥多学科的优势,一方面注重学科综合,另一方面,能从区域区位可持续发展角度去联系和集成中科院各个研究所、各方面的力量,集中在禹城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这其中,中科院地理资源所发挥了重要作用。

    欧阳竹介绍,中科院和禹城市的长期合作提高了禹城的知名度,不同时期所开展的试验示范在全国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经验、模式和技术,加强了与各个部门的联系,通过比如项目验收、项目检查等形式,扩大了对外宣传,吸引了各省市来参观、学习,这对禹城的发展很有好处。由此,禹城本身也得到一些称号,比如“秸秆养牛示范县”、“粮食大县”、“功能糖城”等,对未来禹城经济发展甚至项目引进、招商引资、外部环境的建设等都有好处。

    从“一片三洼”探索规律性认识

    在禹城市地图上,“一片三洼”的所在地正是过去村落稀疏的低洼、易涝、盐渍化严重的洼地,学术界称之为“河间浅平洼地”,这种土地类型在黄淮海平原具有代表性。

    当地70岁以上老人说,这里曾经是古战场,有些村庄素称“营子”,实际上是兵家驻扎之地。后来他们解甲归田,落户在地理条件并不优越、遍地是“地檩子、沙包子、碱窝子”的低洼地带。

    据天津文物考古和海洋研究部门考证,距今5000年左右,黄骅海侵后发生海退。随着海退的逐步推展,在天津沿海地区形成大致与海岸线平行的三道贝壳堤,而黄骅距禹城不过100多公里。

    资料显示,史前最大海侵发生在华北、苏北地区,海水伸达白洋淀、洪泽湖、太湖一线,海退时,黄海、东海大陆架变为陆地。最大海退时,海面下降达130米左右。渤海沿岸早、中更新世有数次海侵,而晚更新世以来有3次大的海侵,由老至新分别为沧州海侵、献县海侵和黄骅海侵。“沧海桑田”即是地质历史上海岸线变迁导致我国冀鲁东部沿海地区海侵海退的大致情境。

    上述几次海侵和黄河故道的迁移,造成鲁西北平原地下水分布极其复杂,既有含水量丰富的古河道,又有埋藏的古海水。由于地势低洼、地下水埋藏浅,所以禹城的水分条件十分优越,以水为中心的实验地理学研究和地理工程学示范,就为洼地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解决国民经济重大问题的同时促进学科的改造和发展,这是我国几代地理学家的共识,也是现代地理学催生的源泉。中科院地理所原副所长、禹城站原站长唐登银认为,禹城“一片三洼”治理工程具有鲜明的地理学性质,体现了地理学区域与综合的观点,它们所代表的四种洼地类型,在黄淮海平原具有代表性,容易在整个区域推广。

    把服务农业放在研究所工作的首位,这是中国科学院建院初期副院长竺可桢提出的指导思想。而选择对我国农业有举足轻重地位的黄淮海平原作为工作地区,开展农田水分热量平衡、盐分平衡、农业生产潜力、农业区划、区域治理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得出规律性认识,这是自然地理学丰富自然地带周期性规律的重要途径,也显示中国的区域研究工作能够对全球变化环境下的大型国际研究计划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为此,中科院地理所黄秉维、左大康等几任所领导都投注了极大的心血。

    院地合作源远流长

    中科院与禹城合作由来已久。

    1965年,中科院地理所(现中科院地理资源所)与山东省有关科研、教学单位开始编制《德州专署旱涝碱综合治理规划》。欧阳竹说,地理所注重规划,后来不同阶段又组织开展针对禹城地域的经济发展规划。发展规划长期指导着禹城的发展。

    1966年初,遵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解决华北平原旱涝盐碱问题,在原国家科委副主任范长江的带领下,国家科委和中科院与山东省有关部门紧密合作,创建了禹城旱涝碱综合治理试验区,面积14万亩。

    马宪全回顾说,当时,范长江带领中科院、农科院等100多人来到禹城,建井灌井排试验区——实施打机井、修建排水沟、建立地下水观测井等农田基本建设举措。1968年华北大旱,其他地区农田收获无几,但井灌井排区丰收了,显示出井灌的作用。

    其后,受“文革”冲击,中科院派往禹城的人员撤回北京。1975年开始,中科院人又开始与禹城建立关系。中科院地理所正式建立禹城站是在1979年。

    中科院地理资源所研究员张兴权从1979年起就介入禹城的工作:“禹城建站后,注重先试验再成果转化,一直注重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一同示范。”

    1979年,原国家科委下达“禹城试区盐碱地综合治理中间试验”和“盐碱地综合开发技术体系区域试验”项目。在山东省科委的组织实施下,中科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等参加了该项研究。

    马宪全介绍,1980年禹城引进外资1000万美元,是全国第一批引进外资的县之一。能引进外资的主要原因在于,当时世界银行经过考察后,觉得禹城有试验站,盐碱地能治理好。

    1983年以来,中科院地理所又组织多学科承担了禹城试区“六五”至“十五”期间的多项国家农业科技攻关任务,组织多学科多研究力量开展攻关。

    40年来,中科院所属北京的地理所、南京地理与湖泊所、兰州沙漠所等22个研究所的300余名科技人员先后参加了试区的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和农业开发工作,同时也得到水利部、农科院等单位的协助以及各省相关部门的支持,形成了改造中低产田和治理旱涝盐碱的综合配套技术体系。

    其中,1988年以来,坚持以盐碱、渍涝、风沙土地的治理开发与中低产田改造并举的方针,促进了粮食生产的新飞跃。1994年,禹城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粮食大县。200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7万吨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890公斤,远高于全国人均水平。

    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和种植业的发展为畜牧业提供了丰富的秸秆和精饲料。1989年初,时任中科院副院长的李振声及时提出“禹城农业要上新台阶,畜牧业是突破口”的指导思想,加速了畜牧业发展。目前,禹城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已由1987年的15.6%上升至45%。

    “以前这里都是沙坡地,一刮风就起沙。现在管道通了,旱涝保收。”在禹城沙河洼庄,一位49岁的当地卖瓜农民说。

    “在沙地上,把地整平,开通渠道,挖井,规划造林。沙地上发展果木,中间种花生等经济作物。严密的防护林逐渐建立起来,黄河故道的风沙根本起不来,还成为板材加工业的原料。”张兴权介绍了沙河风沙洼地的整治。

    值得一提的是,从上世纪70年代末中科院在这里开展工作以来,禹城市的农田基本建设工作一直没有停止,渠道有灌有排,一直发挥着良好作用。

    在曾经是大面积积水的渍涝洼地,张兴权介绍,把洼地的土抬起来,堆到两边,中间成塘,两边成台地。鱼塘养鱼、养螃蟹、养鸭子,都很成功,包括水生茭白等,这里成为“鱼米之乡”,实现了水陆复合立体养殖种植。现在,禹城西部采用该模式,2万多亩地已成为禹城比较好的一块生态、高效的渔农复合系统。

    禹城站高工刘恩民介绍,盐碱地在禹城最为典型,面积巨大,最早开始治,也最难治,花费的工夫最大。

    “中国科学院没来之前,这里的盐碱地看着跟人没有长头发一样。1983年开始,通过各方面治理,土壤逐渐改良。”在禹城市伦镇牌子村,村里的种植能人张玉才对《科学时报》记者表示。

    张玉才是“黄淮海攻关”的受益者。1983年承包本村盐碱荒地50亩,加上自己家原有的30亩责任田,由于土壤改良工作的支持,才一年,就成了万元户。

     “我成万元户,也带动这里老百姓种地的积极性。没有中科院的支持,我们没有这么大的胆子。以前大家的生计主要就是依靠熬硝盐——把土收起来熬干,去做工业原料。”

    1980年,禹城还被称为“破禹城”,低产高灾,“无风三尺土,下雨满街泥”,老县城有一半都是涝的。

    马宪全总结说,禹城变化很大,经验就是坚持治理,坚持规划,统一施工,因地制宜;坚持旱、涝、碱、薄综合治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从机制上,科技先导、物资保证与政府支持相结合。

    “中科院很多科技人员都把禹城当成家了,半年一年不回家。吃住在农村,白天在田野。当时,所有科研人员都很能吃苦,一心扑在试验上,确实值得敬佩,与我们都成知心朋友了。中央现在提和谐,那时是真和谐。当时,中科院地理所所长左大康不时过来,中科院负责农业的领导也经常来共同商讨。禹城经济发展确实离不开中科院科技人员的努力。”马宪全沉浸在难忘的回忆中。

    1988年6月,时任总理李鹏带领11部委领导来禹城视察,给予充分肯定,这引起各省市自治区的重视,大批人过来参观学习。马宪全负责接待,“那时真忙。最忙的时候是1988年至1990年,全国大部分省区都来人了。”马宪 全回忆说。

     尽管当地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禹城县政府领导非常关心科技人员。那些年每年春节,县领导都带队看望慰问科研人员。当时县里没什么钱,却想方设法给科研人员发放补助费。

    相互依存 共同发展

     同时担任试验站站长和禹城市科技副市长,欧阳竹感受到自己这一身份对双方工作的促进:“我们是一边做科研,一边做科技副职,包括我的前任程维新也是这样,手头有国家任务、中科院任务。我觉得这种形式与单纯挂科技副职不大一样。有个好处是,有后盾,后面有试验站、研究所,可以更好地促进地方需求与相关学科研究成果的结合,包括引入很多其他科学力量来做工作,团队力量更强,科研和应用结合得更紧。”

    担任禹城的科技副职,欧阳竹感到借此也很容易把一些研究成果在县域以至更大范围进行推广应用;很容易与市政府领导沟通,共同来实施一些科研计划;更容易与更多科研院所建立联系,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因为有科研身份,在外面学术交流、开会,或去申请项目与各部门打交道时,欧阳竹感到可以更好地去沟通,可以更多地了解外面各研究所甚至大学的一些研究成果。

    “这样容易把一些项目引到禹城,信息面更宽,我与科学家的沟通可以更容易。虽然可能增加一些负担,但跟工作是衔接的,可以融会贯通,而不是断裂的状况。”欧阳竹说。

    “禹城站与我们禹城市政府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王玉东表示,“我自己与欧阳副市长平时交流不少,很多工作是交融在一起的。”

    王玉东举例说,今年4月份,水利部在全国选择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及末级渠系改造项目的试点,目的之一是农业节水,禹城市是试点之一。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水量如何测量。

    “能不能把水量计量到一方地的程度?”王玉东当时与欧阳竹探讨。欧阳竹认为可以,并马上组织有关人员在禹城攻关,专门开发了一个测量水系的遥测系统。现在已在项目区布设,水流之处,就能测出这个地方几小时用多少方水。

    王玉东说,很多技术在禹城转化并成功利用,由此禹城受益匪浅。比如,从工业角度,禹城是中国的功能糖城,在玉米芯中提取功能糖,占全国70%~80%的市场份额。现在,这个企业已经形成集团公司,利润上亿元。不但提高了农民收入——玉米芯以前扔掉,现在也能为农民增加一些收入,还树立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而这项技术是由禹城站原副站长、禹城市原科技副市长程维新从中科院引入的。

    在禹城田间,会看到防美国白蛾的宣传横幅,能够体会到白蛾的威胁。美国白蛾属外来有害生物,危害多种农林植物。

    王玉东介绍,通过禹城站的介绍和引入,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在禹城建有生物防治美国白蛾试验区。“白蛾防治主要是林业方面的事情,我们很头痛,除了常规防治,我们采用这样的生物防治措施,得到山东省领导的认可。以后还要在德州地区全面推广。”王玉东说。

    “我们愿意当先头部队”

    目前,欧阳竹在禹城站工作的目标之一,是在禹城结合中科院项目,提出一整套包括“四节”——节水、节能、节药、节肥,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和具体模式。

    “为此,我们要引入几方面的关键技术,其一是信息技术。现代农业发展要通过信息技术来指导和帮助农民建立资源高效利用的农业生产管理、市场信息的服务体系。另外,我们也要引入生态学、生物学方面的新技术,比如,在病虫害防治和生物防治方面,引入中科院动物所、武汉病毒所等的研究成果,利用不同植物种植结构,形成天敌和害虫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控制害虫,利用病毒进行病虫害的防治,减少农药的投入,达到大面积防治的效果。这也符合现代农业的理念。”欧阳竹表示。

    欧阳竹解释了保护型农田的概念:农田周边可以种上不同植物,不仅防护、饲养天敌、改善景观,还可以提供一些新的产品,这样农民可增加一部分收入。

    不仅农田里种植农作物,农田的边际土地,比如沟边、渠边、路边,也可以利用中科院植物所对植物资源利用的长期研究积累,选用一些植物构筑生态带、生态岛,这会使生态防护功能更强,生物多样性更丰富。

    信息农业方面,欧阳竹希望不光在禹城做,也通过禹城这个点,加强与地区、省里以至国家相关部门的联系,在区域内形成从监测到决策到服务于农民的一个网络,体现现代农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为实现这样的平台,他们目前已经在德州地区布局不同密度的传感器,大量收集信息,同时结合遥感手段,希望能服务到县乡甚至农户。

    “与欧阳副市长合作很愉快,与中科院合作很愉快。我们实实在在体会到科技的魅力,老百姓认可程度高,受益也比较明显。期待有更多项目、技术在禹城推广。我们愿意当先头部队。”王玉东说。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