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当高原农业绿色转型“探路者”,助力西藏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作者:拉萨站  更新时间:2025-07-09

推进农业绿色全面转型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任务。自2019年11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印发《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以来,西藏先后有白朗县、仲巴县和曲水县入选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然而这些县不仅农业产业发展基础薄弱,而且也没有高水平的农业科研机构,如何打造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成为县委县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受日喀则市白朗县、仲巴县人民政府委托,拉萨站协助编制了两县的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建设方案,承担了长期固定试验站建设工作。针对当地农牧业绿色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拉萨站参照国家农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指标体系,设计了西藏农田和草地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指标体系,并分别在白朗县和仲巴县建成了长期定位观测试验研究站。在此基础上,拉萨站结合对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农牧业发展调研,撰写了《高原农业绿色发展:雅鲁藏布江流域实践研究》专著。

为了助力西藏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拉萨站充分发挥自身“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优势,联合西藏泱噶鲁谷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科协、林周县政府、林周县松盘乡等12家单位,成立了西藏第一家科技小院——西藏林周草牧业科技小院。林周县科技小院扎根于林周县松盘乡,依托西藏泱噶鲁谷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开展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每年通过建设5000亩商品化人工饲草基地,促进粗集体增收105万元,带动农牧民群众通过务工、农业机械服务等增加收入50余万元,初步形成了种草养畜一体化产业链。

作为乡村振兴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2021年以来拉萨站与西藏自治区人社厅联合举办了“西藏人工草地建植管理技术”、“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与素质提升”等培训班,聚焦传统粮油作物、设施蔬菜、人工牧草、牲畜健康养殖的关键环节,培养基层技术人员171人。此外,拉萨站每年通过科研示范工作,培训农牧民1000余人次,成为西藏重要的农牧业基层科技人才和农牧民培训基地。


案例:开展基层技术人员培训,促进草业发展转型

2021年度,拉萨站承担了西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1年专家服务脱贫攻坚工作》。2021年9月23-27日,拉萨站沈振西研究员、钟志明高级工程师,孙维高级工程师担任培训老师,在西藏拉萨市达孜区和山南市隆子县,针对西藏草牧产业发展中人工草地建设滞后的现状(图11),聚焦牧草种植、草产品加工和牲畜集中健康养殖环节的关键技术问题,以青饲玉米、燕麦、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栽培管理技术,青干草、青贮饲料等草产品加工技术和奶牛健康养殖管理技术为重点,组织牧草种植企业的技术人员、周边村(居)农牧民开展会议培训和现场观摩,共培训技术人员120人。


培训老师现场授课

2023年10月23-27日,由拉萨站承担,在拉萨市开展“农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与素质提升”高级研修班(图12),71名来自西藏地方科技单位的学员参加培训。研修班围绕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和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重大战略、自治区特色农牧产业绿色发展科技需求,研修内容包括科技创新与农业绿色发展政策、西藏作物生产绿色技术需求与创新实践、西藏设施蔬菜生产绿色技术需求与创新实践、西藏人工草地饲草生产绿色技术需求与创新实践、西藏藏猪养殖与管理技术创新与实践等方面的知识培训等。研修采取室内授课(文字材料、图片与视频)、草业企业观摩与田间现场技术培训的方式,进一步提高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的推广应用,提高绿色发展水平,夯实乡村振兴稳定脱贫的功效与作用。


06a2c9f12a46531497bead91dbb1ed7 d8fa4cd5a7f283baa3a44e866093188

 “农牧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能力与素质提升”培训

2024年11月7日至8日,林周草牧业科技小院联合林周县松盘乡人民政府等多家单位,组织了草业和畜牧技术培训(图13)。参与本次培训的农牧民共计216名,来自松盘乡6个自然行政村。参与培训的科研人员和教师5人,企业管理人员6人,松盘乡行政人员5人。培训内容涵盖了草业和畜牧业生产技术,藏汉双语培训技术手册100多本。培训期间,还开展了“西藏不同生态地理区域适生草品种及栽培管理技术”科普宣传活动。

本次农牧民技术培训旨在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本次培训精心安排了草业技术培训和畜牧业生产技术培训,采取了课堂技术讲解与实地参观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为农牧民提供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体验,积极发挥科技小院作为乡村振兴“加油站”的作用。

部分培训人员在林周草牧业科技小院合影留念



法律声明 |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02838号-60